中公財經:2021年初級經濟師(財稅)考前重點知識點
初級經濟師即將考試,小編給大家整理了財政稅收方面的重要知識點,小伙伴們記得保存哦。
考點一:市場失靈
(一)市場失靈概念:指在充分尊重市場機制作用的前提下,市場仍然無法有效配置資源和正常發揮作用的現象。
(二)市場失靈的具體表現:
1.公共物品
(1)定義:純公共物品是指每個人消費這種物品都不會導致他人對該物品消費的減少。
(2)特征:
①效率的不可分割性
②受益的非排他性
③取得方式的非競爭性
某個人或集團對公共物品的享用,不排斥和妨礙其他人或集團同時享用,消費者的增加不引起生產成本增長,即增加一個消費者,其邊際成本等于零。(可能形成“搭便車”)
④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
2.壟斷
3.外部效應
正的外部效應:無償給他人帶來利益的個性經濟活動
負的外部效應:個體的行為將額外成本附加給他人或社會而未對此支付成本的經濟
活動。
4.非對稱信息
5.收入與財富分配不公
6.經濟波動與失衡
考點二:社會保障支出
1.社會保障是國家向喪失勞動能力、失去就業機會以及遇到其他事故而面臨經濟困難的
公民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
2.保障制度由德國的俾斯麥政府于19世紀80年代首創。
3.內容:社會保險(現代社會保障的核心內容)、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
4.社會保險的內容: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
5.我國的社會救助內容:對無依無靠的絕對貧困者提供的基本保障;對生活水平低于國
家最低標準的家庭和個人的最低生活提供的保障;對因天災而陷入絕境的家庭和個人提供的
最低生活保障。
6.社會保障資金的籌資方式:現收現付制、完全基金制、部分基金制。
考點三:財政補貼支出
1財政補貼是國家為了實行特定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目標,將一部分財政資金無償補助
給企業和居民的一種再分配形式。
2.比較財政補貼支出與社會保障支出
相同點:政府角度:無償;領取者角度:實際收入增加。
不同點:財政補貼與相對價格變動相聯系;社會保障支出:與相對價格不直接聯系
財政補貼是指在某一確定的經濟體制結構下,財政支付給企業和個人的補貼,能夠改變現有產品和生要素相對價格,從而可以改變資源配置結構、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的無償支出。
3.財政補貼的分類
按補貼主體和隸屬關系劃分:中央財政補貼和地方財政補貼。
經濟性質劃分:價格補貼、財政貼息、企業虧損補貼。
再生產環節劃分:生產補貼、流通補貼、消費補貼。
存續時間劃分:經常性補貼、臨時性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