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財經 > 會計實操 > 會計賬務 > 財務制度及內控管理
基礎數據的日常維護分散到各個崗位
內控管理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所在”,了解內部控制以及提升內控能力是一個總賬會計的“必修課”。下面小編將為大家介紹一下——基礎數據的日常維護分散到各個崗位
大數據、智能化都需要及時完整準確準確的基礎數據,沒有這個基礎,都是空談?;A數據的維護是非常耗時且不出成績的工作,猶如家庭主婦們每天忙碌的家務活,每天重復且看不到什么成績。
中小企業財務基礎管理薄弱甚至混亂的根本原因也是業務基礎數據的缺失。不論是技術、銷售、生產、采購,都有一套自己運行的邏輯,大都認為只要能按時交貨就是完成任務了,至于其他的數據、成本什么的好像與他們無關。
在這樣的邏輯和理念之下,沒有部門會重視基礎數據,除非是計件工資,否則基本沒有什么統計數據。特別是非標產品的企業,很多產品做了很多年,仍然錯誤不斷,都不知道到底哪張圖紙是正確的。當然,企業里肯定是有些有心人是知道哪些圖紙是正確的,不然那個返工成本和浪費就太高了。
公司規模比較大的,各個部門設有內勤、文員,幫助處理日常統計工作,當然最重要的是打雜,比如復印、打印、整理圖紙、檔案什么的。而實際上,部門內部每個崗位的日常事務都可以順手完成。
特別是在ERP普遍應用的現在,每個崗位的數據都可以順手維護到ERP系統里,非數據崗位每天用的時間也就十分鐘左右(剛開始幾天可能時間會長一些)。
假設100人的生產車間,每個工人每天用5—10分鐘的時間把自己產出的數據維護到ERP系統里,基本就省了一名統計員,并且數據的及時性能得到保證。原本統計員的工作就升格為審核數據、分析數據、查找異常等更有價值的工作。
ERP系統里設好的流程都已經考慮了內控的因素,所有的數據都是一環扣著一環,通過下一道的應用或審核,前一道的數據沒有權限是不能隨便改動的。使用ERP無形中也減少了員工的隨意性,當然,剛開始的時候大家可能會很不適應。
所有的材料清單(BOM)、材料請購、采購詢價、采購訂單、入庫、領料、人工(設備)產出、質檢、費用及工時(人工工時和設備工時)等基礎數據都可以每個崗位每天順手維護到ERP系統里。相關會計每天審核流入到財務部門的單據,日清月結,我們的基礎數據的及及時性、準確性、完整性基本沒有太大問題了。
各個崗位每天的工作業績都可以隨時在ERP系統里看到,績效考核的數據也有依據了,這個依據是通過幾個崗位的應用和審核固定下來的,不容易被篡改。
各個部門負責人的周例會有數據可依了,業績的過程管控也就不是太大問題了。即便有了及時完整準確的基礎數據,不會使用也等于沒有,此時各個部門負責人對財務就會有新需求,比如分析數據、怎樣預警可能發生的問題、怎樣給員工分配等等,企業各個業務板塊對財務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多。
隨著生產設備使用設備的自動化、智能化,很多基礎數據可以通過設備自動上傳到某信息系統中,這可能就是未來的萬物互聯中的一部分。就目前來說,標準化程度比較高的產品所使用的設備可以實現數據自動上傳,但大部分非標產品所用的設備還不具備這樣的功能。
但基礎數據的日常維護分散到各個崗位是目前大部分中小企業可以做到的,是低成本的優化,等到技術條件成熟,我們的中小企業也能順利成章地自動化、智能化,順應時代的潮流。
以上就是會計實操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關于基礎數據的日常維護分散到各個崗位的相關內容分享。想要獲取更多財務制度及內控管理相關內容,可關注中公會計考試網“會計實操培訓”,小編將為大家持續更新。